唐山三足鼎立之一的新彩陶瓷艺术
作者:胡长连
胡长连,曾任研究所艺术室主任,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陶瓷艺术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从业60多年来,创作了大量作品。
唐山新彩陶瓷装饰艺术,创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建国前唐山陶瓷绘画还很落后。绘画还属初级阶段,大部份色料从国外进口,陶瓷绘画花色品种很少,当时只有瓷瓶和帽筒瓶上的画工极不精细而粗糙的柳鸟和少量的仕女画,另有一些造型陈旧的茶壶茶碗,瓷质灰暗,人们称之为“洋灰瓷”。之后,由于西方文化的渗透,又融入了西方陶瓷绘画用的“扁笔”(简称“片笔”)。建国初期有较长一段时间,唐山最流行的也是最多的陶瓷扁笔抹花。八十壶上的月季,人们称之为“洋彩”。厂址除去唐山的德盛、启新瓷厂外、大部份都在东、西缸窑。
建国后,随着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需求,开始有了我国自己研制生产的陶瓷釉上彩色料。从此花色品种增多,唐山老一辈陶瓷艺术家为了更好的提高我国陶瓷绘画艺术,绘瓷用笔逐步改为我国传统文化书画圆笔,扁笔抹花开始走向消失。实践证明,扁笔抹花画法单一,局限性大,不能满足我国陶瓷艺术发展需求。唐山陶瓷经不断研究改进工艺配方,从瓷的白度、硬度、造型规整度以及绘画艺术,都达到了国家细瓷标准。为提升我国传统文化尊严,1958年把
“洋彩”称号正式改为“新彩”。唐山陶瓷绘画艺术开始走向百花齐放、群芳争艳的大好局面。
唐山三足鼎立之一的新彩陶瓷绘画艺术色彩丰富、操作简便、容易掌握。作者可根据自己设计画面的色彩要求,对新彩色料可以用油调、也可以加胶用水调,用任何不同绘画技法在瓷面直接作画。新彩色料在烧烤上温差大,烧烤后的作品光亮、色彩艳丽,这是釉上新彩色料与其它釉上彩在烧烤上的优越之处。新彩陶瓷绘画技法表现多样化,它可以象中国、国画、工笔画那样、构图严紧,线描挺拔、有刚有柔、做工精细、形象逼真,也可以像中国水墨画那样、挥毫泼墨奔放、达到淋漓尽致的艺术效果。在掌握好新彩、油、水、色料性能的基础上,国画、油画、水彩画等各类不同绘画艺术都可以得到预想的艺术佳作。通过陶瓷艺术家们努力钻研、大胆创新、对操作方法的不断改善,无论是山水、人物,花鸟、走兽、虫鱼、画相等,都可以新彩绘画工艺展示出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供人们收藏、陈设、欣赏。
唐山陶瓷新彩绘画人才聚集,众人熟知的老一辈陶瓷艺术家有刘万清、孙海峰、杨印斋、董贺清、袁有义,郑士甫、付长兴、张子宜,苗仕奎、周兴武、张永臣、张玉彬、孙立生、谢宏财、郑会友、郑泽全、张开勋、刘占山、刘恩生、戴胜、崔德喜、邓满春、胡长连、王志和、张颜奎、李静海、郑海如等,他们都是绘制新彩能手、绘瓷精英,对唐山陶瓷艺术的发展都做过重大贡献。
著名陶瓷艺术家、唐山陶瓷绘画领军人杨印斋所画的新彩仕女,在设计初稿时,裸体人在先服饰在后、仕女身材苗条、俊秀、设色雅俗共赏,人称一绝。他的新彩画相名扬国内外,画相形象逼真、质感好、用色洁净柔和细腻、观者赞不绝口。他除了为国内多位中央领导画相外,还为阿尔巴尼亚国家领导人霍查、谢胡画相,受到了贵国领导人对中国的陶瓷绘画艺术给予高度评价,并向作者杨印斋表示感谢。这是唐山陶瓷人的骄傲。
另有新彩山水、花鸟画家董贺清,画山水花鸟不用胶色,他以中国国画传统没骨技法,用新彩油色直接在瓷上作画、用橡皮笔皴出山石的纹理结构和明暗、山石赋予真实感、画面意境深远、山中有雾、雾中有山、层叠不止、画鸟活泼可爱、羽毛丰满、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董贺清还为朝鲜国家领导人金日成祝寿创作了万景台山水大瓶,受到了朝鲜领导人对中国的陶瓷绘画高度称赞。
两位大师的新彩陶瓷绘画艺术受到来唐的我国著名国画大师黄胄和李苦禅等众多知名画家的高度赞赏和敬仰。
唐山老一辈陶瓷艺术家刘万清画人物、花鸟用新彩胶色在瓷上直接作画、用笔苍劲有力、线描刚柔并进、画工细、质感好,作品艳而不俗、雅俗共赏、作品多被人收藏。
还有唐山陶瓷五厂的老一辈陶瓷艺术家、能写,能画、能讲的苗仕魁,其作品新彩人物、花鸟陶瓷绘画艺术、多被人收藏。另有五八年进入唐山陶瓷研究所的高级工艺美术师胡长连的枯荷鹡鸰鸟的新彩大掛盘,新彩四扇屏虎,分别两次省、市、唐山陶瓷名人名作赴香港展销,均被当地名流收藏。唐山陶瓷研究所的老一辈陶瓷艺术家付长兴设计制作的内贴外画的张生与莺莺薄胎瓶灯,被多人收藏。新彩大虾茶具在唐山生产制作几十年的原创设计者、1959年进入唐山陶瓷研究所的高彩金。1958年进入唐山购瓷研究所的老一辈画家孟凡佑设计制作的新彩得子图盖杯、被众多人群视为佳作。唐山陶瓷五厂的老一辈陶瓷艺术家张永臣设计制作的新彩牡丹座盘,画面丰满而不乱、色彩洁净艳丽而不俗、受到众多人群喜爱和收藏。唐山五瓷厂的老一辈陶瓷艺术家周兴武设计制作的新彩描金孔雀梅花瓶,已被选登在六五年出版的唐山陶瓷书籍上。九瓷厂老一辈陶瓷艺术家孙丽生的新彩仕女,受到众多人群喜爱,也被争相收藏。还有新彩仕女画家二瓷厂的张玉彬、三瓷厂的新彩仕女画家李静海、五瓷厂的郑泽泉等。
下边介绍唐山新彩陶瓷绘画以外的唐山老一辈陶瓷艺术家。1958年进入唐山陶瓷研究所的老一辈陶瓷艺术家孙海峰成功的开发创新研制了唐山三足鼎立之一的的陶瓷雕金装饰艺术、为国家为唐山的陶瓷装饰艺术做出重大贡献、向他致敬。
1958年进入唐山陶瓷研究所的老一辈陶瓷艺术家尧振设计制作的寿星、寿桃、长寿小茶壶受到中央领导高度艺术评价。同年进入唐山陶瓷研究所大小生产厂、生产几十年的763茶具造型设计专家高级工艺美术师潘文卜。唐山陶瓷研究所的捏雕艺术家、高级工艺美术师吴秀凤巧夺天工捏雕菊花陶瓷大花蓝被唐山陶瓷博物馆收藏。进入唐山陶瓷研究所的老一辈陶瓷造型设计艺术家贾宝田。进入唐山陶瓷研究所的老一辈艺术家李玉书成功的制出唐山第一张金红三色菊花花纸,添补了唐山不能生产陶瓷花纸的空白。进入唐山陶瓷研究所的翁智达、王印宗对唐山后来的陶瓷花纸厂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次年进入唐山陶瓷研究所的雕刻专家高级工艺美术师刘家顺在青坯上雕刻的薄胎瓶灯,受到众多人的喜爱,被众多人收藏。进入唐山陶瓷研究所的高俊丰设计制作的满地图案分水青花瓶,被众多人收藏,对唐山的青花发展做出贡献。还有老一辈陶瓷艺术家郑海如在搪瓷工艺的影响下创造开辟了喷彩陶瓷艺术装饰。后又有著名艺术精英刘振甲对喷彩陶艺术的不断改进提高现在已成为唐山三足鼎立之一的主流产品。
1961年唐山陶瓷赴京汇报展览、新彩陶瓷绘画占整体作品百分之六十以上,足以证明唐山陶瓷艺术发展之快,并具有独特的艺术地方特色,受到北京众多人群高度赞赏和喝彩。中央领导朱德委员长亲临现场指导并题词,这对唐山的陶瓷人给予最大鼓舞。唐山老一辈陶瓷艺术家是唐山陶瓷艺术发展的奠基人,没有他们就没有后来的唐山陶瓷辉煌,没有他们就没有六一年的唐山陶瓷进京汇报展,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北方瓷都,他们是唐山陶瓷艺术发展、创新、传承、大公无私的奉献者,他们的功绩应载入史册。唐山老一辈陶瓷艺术家超越了半个多世纪对唐山陶瓷事业的追求、热情执着精神、值得后人学习,他们对唐山陶瓷事业的发展所做的巨大贡献,值得后人尊重和敬仰。
关于当前和今后唐山陶瓷绘画艺术的走向,建议性的提出以下不成熟的两点意见,供参考:我个人认为,—、唐山在陶瓷绘画应瓷类品种多样化,不要只停留在座盘、板画、瓶类上。对日用陶瓷、茶、咖、餐具的造型设计、画面设计也要进行尝试,也要进行评比。做到日用瓷艺术化、批量生产规模化。为唐山陶瓷内销、外销出口做出贡献,起到陶瓷绘画艺术为生产服务的作用,这才是唐山陶瓷总体发展思路。不能单纯艺术而艺术。 二、陶瓷绘画是属工艺美术范畴,不是纯美术。陶瓷绘画要在不同的造型基础上进行不同的画面设计与制作,而不是在所有的造型上千篇一律的在瓷面上画上几笔,题几个字了知,这不是陶瓷艺术这是行活。陶瓷绘画艺术除了它本身的艺术阶值外,更不能少了它的适用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艺术本身是为大多数人服务的、让大多数人看得见、摸的着、买的到,受到众多人群喜爱,你的艺术价值才会更高。六七十年代唐山日用瓷出口量占据我国所有陶瓷产区首位,这意味着唐山陶瓷的瓷质美、造型美装饰美、盈得外商大量订货,给国家换取了大量外汇。三足项立之一的新彩陶瓷装饰艺术是唐山陶资艺术的主流,应大胆创新,改变观念,在日用瓷的造型、设计、画面设计下功夫,为唐山陶瓷出口做出贡献。三足鼎立之一的新彩是唐山的主流产品,我们要珍惜它、传承它,发展它,这是我们唐山陶瓷人的责任,不可丢弃。